主頁/心理勵志/心理諮商到底值不值得?這本書會讓你深刻體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閱讀心得

用烤一片吐司的時間讀後,你會知道:

  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概要
  2. 諮商的價值與重要性
  3. 我們是如何被童年給影響情緒,以及如何應對

「什麼?心理諮商一次竟然要快2000元嗎?」
我記得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身邊朋友去諮商後最震驚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可能也是有這種想法,不太了解為什麼只是跟我講話一小時就可以收我幾千元
第一個浮出的想法可能是「也太好賺了吧?」
而這件事情也因為我都沒有去深入了解(看著書架上那一本本厚厚的心理書….),這幾年一直是我心中未解開的謎題
理性上知道這是一門專業的學問,同時要接收很多負能量,但還是不免疑惑這個價格的衡量和評斷是怎麼來的
(或許去看一下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可能也會了解?)

直到看完了近期爆紅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後,我才算是懂了諮商的整個過程跟他的重要性
這本書是用童話故事作為改編而成的心理書籍,裡面都是一些可愛的森林動物在對話

圖片來源:博客來

 

故事的主角蛤蟆先生因憂鬱症而陷入困境,他的三位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心他可能會做出傻事,因此鼓勵他尋求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幫助。

這種有點童趣的內容,直接就讓閱讀的心理門檻降低許多。

再加上他的呈現風格和《被討厭的勇氣》相同,都是有一個專業、知識淵博的人物(心理師),以及代表無知(?)不懂事的一般讀者(蛤蟆先生),透過兩個角色的對話,在心理師講了一些專業的心理知識時,和我們一樣不了解的蛤蟆先生就會替我們問問題
透過這個方式來讓讀者不會感覺到無聊

以下我用三的部分來介紹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1. 諮商為何重要以及參與諮商的大前提
2. 「你好嗎?」這個看似最簡單,但卻是最難的問題
3. 我們成長的三個心理狀態(兒童、父母、成人)

諮商為何重要 以及 參與諮商的大前提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開頭有一位由心理師寫的序就有提到
「如果能找到一個人和你聊聊,讓你感受被理解被接納,同時能拓展你的覺察,增進對自己的理解,那你確實就不需要心理師。」

而這句話也正點出了心理諮商的價值,因為我們生活中肯定都曾經當過其他朋友、同事、家人的「垃圾桶」,去聽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或是不如意的傷心事
但仔細想想,你真的在那段時間100%的專注在他身上嗎?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是在一個餐廳,你可能會被店員、其他客人、餐點給影響,或是你三不五時會偷看一下手機跳出的訊息通知
要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在雙方的互動上,這個條件本身就嚴苛,加上心理師有他們專業的心理知識可以引導,同時也因為諮商通常是一個長期的療程,可以穩定的去幫助這個需要被開導的人。

一般的朋友可能你聽一次、兩次他們的抱怨都還撐得住,等到第四、第五次的時候你可能就會開始更不耐煩了( 心裡想:難道全世界只有你不如意嗎???)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的主角蛤蟆先生有說
「在諮商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他能獲得蒼鷺(心理師)完全的關注,自己這輩子從沒人全心全意地專注在他身上。

蒼鷺總是從頭到尾都非常專心聽蛤蟆說話,彷彿在那一小時裡,他整個人全心全意投注在蛤蟆身上,其餘的一概不關心。只要蛤蟆找到適當的用語形容他的想法,蒼鷺都會傾聽並理解」

也因此諮商確實是有這個價值,錯的是我的錢包不夠厚(誤)

另外,諮商的有個大前提就是,必須是要諮商的對象願意接受諮商
因為現實生活中,常常也會聽到爸爸媽媽想幫助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孩子帶去諮商,或是看到走不出情商的朋友,所以把她拖去諮商
但這種旁人很急,本人卻沒有想尋求幫助的狀態,是沒辦法有好的效果的

 

圖片來源:知乎

 

就像故事中,蛤蟆的朋友們河鼠、鼴鼠跟老獾把蛤蟆強拉到心理師蒼鷺前面時
起初蛤蟆非常抗拒,覺得都是自己的朋友要求才會來的

蒼鷺問了一句:「到底誰是我的當事人?你還是你朋友?」
因為在他看來,蛤蟆來是因為他的朋友想幫忙減輕他的憂愁,而蛤蟆接受了他們的好意也只是為了討好他們,才會很抗拒在心理師前面。

後來蒼鷺後來也說:「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也就是說,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

就像那些暈船仔,如果他們自己都不願意下船,很多時候旁人怎麼拉都是拉不出來的。

 

「你好嗎?」簡單卻又很難回答的問題

第一次的諮商,蒼鷺就問了蛤蟆這個問題

「蛤蟆先生,你今天感覺如何?」
「很好,謝謝。」這是蛤蟆小被教導的回答,此刻不假思索地回應,其實不具任何意義。
「我再問你一次,你真正的感覺是怎樣?」
蛤蟆覺得很不安,便問:「你說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意思?」

 

圖片來源:Pexels

 

我們在生活中很常見面打招戶的時候都會說「最近還好嗎?」
大部分的狀況都是很下意識地回應說「還不錯呀」或是「普普通通啦」這種很客套的回答

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真正想了解的是「你感覺如何?」
而「感覺」這件事情卻是時刻發生,但我們很少自我覺察的一個盲點

我們很少觀察自己的情緒,也因此很難去形容,更不可能去清楚描述給別人聽,而這個確實是現代人的通病,常常壓抑了太多的情緒,沒有好好去休息釋放而引發了各種文明病,例如失眠、莫名焦慮等…

其實人的情緒是非常複雜,且需要好好了解的。
曾經聽說過國外曾經出了一本情緒辭典,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可以合適用文字形容當下情緒狀態的詞彙
基本的喜、怒、哀、樂之外,像是興奮、自豪、孤立、內疚、滿足、開闊等等等,其實有非常多種情緒的狀態等著我們觀察自己
當你自己愈清楚自己處在甚麼樣的情緒狀態底下,才能夠更快的去找到對應的處理方式
不去忽視任何一種感覺,反而才能成為最自在的人。

 

人的三種心理狀態 (兒童、父母、成人)

既然《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是科普心理書籍,還是要來講一些書中有提到心理學相關的內容
而故事理,蒼鷺對於蛤蟆的開導主要是透過帶領蛤蟆先生覺知自己在與人互動時的自我狀態,人生腳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理解那些未被辨識出來的心理遊戲等。

其中就很著重在 兒童、父母以及成人 這三種心理狀態的討論

 

圖片來源:Pexels

 

首先,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跡所構成,包含我們小時候經過的所有情感。我們出生時只有幾種非常基本的情緒。
幼年時,這些基本情緒逐漸發展成更細膩、複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
之後當我們每個人碰到不同的情形與場景時,就會刺激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樣去感覺與行動,具體的情形和場景因人而異。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一出生的時候只會有幾種單純的情緒,例如「生氣、開心、悲傷、恐懼」但在成長的過程,我們會跟周遭的人互動,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因為嬰兒狀態的我們,必須完全依賴的能夠養育我們的爸媽,因此他們的行為對我們的影響也會特別大

書中舉了一個蠻有趣的比喻

蒼鷺說:「想像在一顆小星球上只有三個人,你和另外兩個人,那兩個人比你高一倍以上你完全仰賴他們,不只是食物,還有情感的需求。他們通常對你不錯,你也以愛回應。但有時候他們會生你的氣讓你感到害怕、不快樂。他們是那様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助。你怎麼看這個故事?」

「我不太喜歡這個故事,如果是我,我會建造一艘太空船,以最快速度逃離那兩個人。」

「不幸的是,你法逃離因此你只能忍受那個情況,學習以最好的方式因應。」

蛤蟆這時已明白這個故事的真義:「換句話說,我必須學習調整我的行為來因應這個情況。」

「很好,你應該已經明白這個故事是關於嬰兒時期的寓言。從呱呱落地開始,我們的生命裡只和另外兩個人在一起,有時甚至只有一個人。他們比我們巨大很多,我們完全仰賴著這兩個人。既然無處逃脫,唯一能做的就是適應他們每一次的喜怒無常。」

圖片來源:Pexels

 

故事的主角蛤蟆是家中的獨子,雖然家境富裕,但爸爸對他的管教很嚴厲,也鮮少表現出關愛,因此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蛤蟆就形成了「忽視自己憤怒的情緒」「順從依賴」以及「習慣性道歉」整體而言就是一個非常低自尊的狀態

某方面來說,我自己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常也不段投射自己在蛤蟆身上,因為從小雖然不如蛤蟆是個富二代的角色,但爸爸的管教確實也是非常嚴厲
蛤蟆所形塑出來的「低自尊」狀態,我基本上是100%全中
因為從小不被允許哭、不被允許生氣,如果不順從長輩的要求很多時候都是一頓責罵或毒打
因此「壓抑」這個情緒也是真的跟了我一輩子

這種沒有「自己」的生活狀態就會衍生出很多狀況
例如遇到事情下意識會覺得自己有錯、沒有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害怕承擔責任、面對爭執時優先選擇逃避或安撫,而非解決問題…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就像蒼鷺說的,「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因應去避免不好的影響持續下去」
像我會學著先鼓勵自己,雖然心理上會反射性的恐慌焦慮或閃躲,但只要我的理性有時間空間介入,我就會很努力地安撫自己,讓自己可以多一點力量去面對外在的狀況

一切都還在努力中,但只有能覺察到自己的弱點,我相信都會越來越好的。

 

第二部分,父母狀態
蒼鷺的解釋,「當我們處於父母狀態,我們的行為就像父母一樣。父母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人,對我們的影響難以估計。父母狀態涵蓋自出生以來,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所有值觀和道德觀,也包含我們人生的評判標準,左右我們對於好與壞、對與錯的判斷。」

 

圖片來源:Pexels

 

而華人社會的父母又多為「挑剔型父母」,也就是常常眼裡都是看到別人的不好,或是儘管是一件好事情,也能從中找到可以碎念一番的點,不是那麼擅長給予別人正面回饋

而且,這種「挑剔型父母」也會影響到自己,如果我們常常習慣性地先懲罰、譴責自己,那可能也是落入這個「挑剔型父母」的狀態

「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强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更嚴苛。」蒼鷺說

因此,想想自己的父母有甚麼性格是跟自己現在很像,如果是負面的,那就要時刻提醒自己,讓這個不好的事情停留在這邊就好了,面對他並努力去解決他,因為最終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

 

最後一種狀態,成人狀態

這是指我們能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状况。」蒼鷺回答。
蒼鷺解釋:「意思是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夠計畫、考慮、决定與行動,我們能表現理性且合理的行為。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或是被童年的感覺淹沒。相反的,我們能夠考量當下的狀況,並依據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蛤蟆問「這是否表示成人狀態比其他狀態更重要?」
「那倒不是, 」蒼鷺回答: 「在成功人生裡,這三種狀態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都是千百年演化的结果,所以每一種狀態肯定都很重要,都對生存有價值。」

 

圖片來源:Pexels

 

雖然三種狀態都是不可或缺,但只有於成人自我狀態時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因為在這種時候,你才會思考當下的事情並評估自己的行為,或是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當然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也因為「兒童」和「父母」狀態都是下意識的在遇到情境時自己顯現出來,因此當我們在面對一個狀況時,如果還有一點時間和空間,不是100%緊急的狀態時

讓自己先暫停一下,冷靜個10秒-1分鐘,讓「成人」狀態有機會顯現出來,去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做出相應成熟的舉動,久了之後,當「成人」狀態變成你的下意識行為時,你就成功了!

就像蛤蟆最後對自己說的話
「從另一方面看,你會體認到每一個全新的時刻,都代表著獨特的機會和挑戰,這讓人無比激動。蛤蟆認定,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脫過去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他決定從現在開始要以真誠的態度面對人生與生活。」

期許我們都可以擺脫我們過去的那些負面束縛跟框架,往越來越好的生活前進

 

以上就是我閱讀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心得分享
很多時候閱讀這種心理的書籍,對於自己都會是一種療育

有機會也很推薦去找原書來看看,
感謝你花時間閱讀到這邊,期許我們繼續用烤一片土司的時間閱讀
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