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心理勵志/成熟和幼稚的差別,在於能否安放自己的情緒-
《能自處,也能跟別人好好相處 》閱讀心得

(閱讀時間:4分鐘)

隨著科技一直進步,整個世界好像都在不斷的加快,在這個越來越沒耐心,越來越沒辦法放慢腳步的時代,有多久沒有好好停下來「和自己對話」了呢?

在生活中、職場中遇到的困難,總覺得咬著牙,忍耐一下就會過去了,但你可能沒意識到,傷害和疲憊其實已經默默的在累積了…

劉軒,哈佛心理學碩士,同時也是知名作家劉墉的兒子寫的這本,《能自處,也能跟別人好好相處》,用33個心理學的名詞,來解答我們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小問題,例如:如何告別玻璃心、怎麼生活的有紀律或是不被偏見左右的練習方式等等,讓我們可以好好靜下心來,面對那些看似沒什麼大不了,實際上卻會讓我們生活越來越疲憊的困難或傷害

這本書主要分成四個大章節,分別是「情緒篇-告別玻璃心的練習」、「自律篇-紀律生活的練習」、「理性篇-不被偏見左右的練習」、「人際篇-走出同溫層的練習」,總共33篇文章,我會介紹其中的三篇

我們一般都認為,有情緒後發洩出來,能讓我們的情緒恢復穩定。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有時候你很生氣的瘋狂打枕頭,或是難過的連續幾天都瘋狂大哭,但還是沒辦法真的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比較穩定一點?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說:「我們不只是因為快樂,所以會笑。我們會快樂,是因為我們在笑。」意思是,我們因為情緒做出的行為,也會成為我們情緒的來源。這個關係是互相的。

所以作者從研讀各類的心理學得出了結論:發洩不只無法讓情緒消散,有時候反而會加強內在的情緒反應。

那到底該如何讓自己冷靜下來呢?作者提供了三個方法:

1. 嘗試深深的、緩慢的呼吸,練習腹式呼吸,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躺下來

2. 如果沒有地方能躺下,可以試試緊繃再放鬆的技巧。握緊拳頭,盡量多用力,然後放鬆拳頭,重複以上動作,直到冷靜下來

3. 想像自己身處令人放鬆的地方,比如一個沒有人的沙灘上。盡量真實想像全身的感受,直到能夠冷靜下來

在面對一個新的挑戰,或是曾經出現過類似情況,但當時結果是失敗的事情,是不是有時第一個反應會是「我應該做不到吧⋯⋯」、「上一次我失敗了,這次我真的可以嗎?」等懷疑自己的聲音出現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習得無助感」,當我們的行為一直無法得到想要的結果,或者身處困境而總無法改變,慢慢的就會開始接受這個無助感,甚至在改變的機會出現時,也會告訴自己辦不到。

習得無助感不會是一兩次就產生的,而是長期養成的。

那該怎麼改變這個情況呢?

1. 訂下階段性的明確目標

2. 不要好高騖遠,一次衝太快,必須有所堅持

3. 衡量自己的進度,並且適時給予自己獎勵

4. 鼓勵自己:「我是有能力做到的,只是需要再努力一下,一次比一次更好。」

5. 讓自己能力慢慢提升

人生中有許多看似困難的問題,並不一定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太早學習了無助。

不要急、不要氣,放慢腳步,找個好朋友互相鼓勵,你會越來越好的。

美國心理協會2017的研究發現,越「孤獨」的人越早死。孤獨對健康層面的負面影響,已經和「肥胖」差不多。

現代人有一種現象,叫做「在一起寂寞」。一群人待在同一個空間,但每個人都低頭忙著滑手機、完全沒有交集,這就是「在一起寂寞」。

而且,這些低頭滑著社交平台的人們,可能每個人的好友數都超過四百五百,但心裡還是很孤單。

心理學家發現,朋友的數量和是否感到孤單,相關性極低,再加上社交平台上的那些「不太真實的互動」,有時候只會讓我們更加的焦慮,並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

在社交媒體的轟炸下,人越來越難獨處,即使是幾秒鐘的孤獨也會被無限放大,轉而求助更多的「聯繫」,卻反而加深焦慮,形成惡性循環。

而想終結這種孤單的感受,方法就是培養有意義的關係。研究者發現,最基礎的友誼元素,來自「相互的自我表露」,如果我們在互動的機會中,都能嘗試去表露某些關乎自己的訊息,我們才會有一種自己的需求被滿足的感覺,讓孤單感下降。

想要不孤單、不寂寞,你得先敞開自己的心懷

上面是我節錄33篇中的其中3篇,其他像是「完成比完美更好」「被情緒勒索是:你想當好人,不夠愛自己」等我都很喜歡。

作者在每一篇的最後都會條列剛剛提到的重點,讓你再複習一次,整體來說這本書滿推薦的,因為很多書中有許多實用的小觀念,讀起來也不會費力,一篇大約三個捷運站的時間就能讀完,有興趣的也可以買來讀讀看